诚信要闻
当前位置 > 诚信要闻 > “诚信”护航发挥市场决定作用
“诚信”护航发挥市场决定作用
春运临近,火车票的一票难求问题往往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今年的此时,多个“机票门”事件却接连闯入公众视野。先是在线旅游网站“去哪儿”网遭到三大航空公司封杀,随后携程网被曝出现假机票事件,消费者预订机票后无法登机,最近,国内某航空公司疑因超售机票造成40多人滞留机场。
有着“互联网+”概念的在线旅游网站为何遭遇“多事之冬”?人们印象中比“铁老大”竞争更充分、服务更完善的航空公司为何遭遇信任危机?在这些事件中,相关当事方都做出了具体回应,或是机票代理环节审核不严,或是临时更换机型导致座位不够,但是,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诚信方面的缺失。这几件事集中曝光,也再次提醒人们,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诚信建设不可或缺。
越是“互联网+”,越要讲诚信。在线消费、互联网经济,不管怎么新潮,但有一条原则应该是和传统线下消费一样须坚持的,那就是诚信,在诚信方面,甚至可以说互联网经济比线下消费的要求更高。就线上消费来说,消费者遭遇一次不愉快体验甚至欺诈之后,不仅会怀疑这个企业,而且会对互联网消费模式产生怀疑。当客户在携程上遭遇定了机票却不能登机的事情之后,很可能以后再也不敢从网上订票了,不管是哪家网站。所以,“互联网+”不仅能够使企业的经营规模扩大,也会使不诚信行为的负面效应放大,值得警醒。
越是市场竞争充分,越要讲诚信。我们不妨把机票和火车票做一对比。机票大多供应充足,价格常有优惠,而且在不同航空公司之间还存在价格差异,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相应的,火车票不仅没有折扣,还常常一票难求。这背后是两种交通方式的不同经营模式使然,民航市场竞争较为充分,而铁路目前还具有较强的垄断性。竞争充分自有好处,但也有一定弊端,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盲目逐利造成经营的不规范。例如,在购票渠道的规范和可靠度方面,买火车票不论从车站、官网还是代理点这样的渠道,都不用担心假票,也没有超售问题,这就比机票更让人踏实。作为消费者,我们当然希望既能享受到民航竞争带来的机票价格实惠,又能享受到规范的竞争和可靠的服务,这要靠企业自律,也要靠严格监管。民航管理部门不仅应管理航班航线的运营,也要管理好航空公司机票销售这样的具体经营操作,对于代理、超售等问题要明确规则,改变自行其是的混乱局面。
落实诚信原则,要注意甄别“伪市场机制”。市场经济与诚信原则是内在共生的,但凡违背诚信原则的事情,不论具有怎样“你情我愿”的表象,或者“国际惯例”的包装,其本质都是违背真正的市场原则的。以机票超售来说,这确是“国际惯例”,属于经济学中收益管理的一种表现,但目前国内航空公司强调的所谓“机票超售”是对国际惯例的选择性引入,即只引入了权利而没有引入责任。国外航空公司对因超售无法登机的旅客会提供高额补偿,往往是机票价格的数倍,而反观文首提到的这家国内航空公司,对受超售影响的乘客仅给予200元赔偿,将这种因航空公司主观造成的延误与因恶劣天气、航空管制等不可抗力产生的延误混为一谈,实在是伪市场原则。
落实诚信原则,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由于企业与消费者强弱不平衡的地位,目前,违背诚信原则的市场行为,最终结果往往是消费者权益受损,因此,保护消费者正当权益就是落实诚信原则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当下“互联网+”大潮下,保护消费者权益既要注意物质性权益,也要注意精神性权益;既要关注现实利益受损的情况,也要防范潜在利益受损的可能。以机票代理来说,买到假机票不能登机,这是实实在在的侵权,自然引发广泛关注,但还有一些潜在侵权,如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要引起重视。机票会涉及个人身份证号和旅行行程,是重要的个人信息,机票销售环节如经过层层代理,经手的人越多,就越有泄露的风险。此前媒体多次报道过,有消费者定了机票之后,收到假的航班取消短信,但骗子却能精准地掌握消费者的姓名、电话和航班号,使一些消费者误以为真,进而被实施电信诈骗。个人信息在哪个环节泄露?恐怕机票代理环节应该好好地审视。如今乘坐飞机,安检环节越来越严格,笔者觉得,在机票销售的整个链条中,也应加强信息安全的检查,保证规范透明,保护好消费者权益。
发表时间:[ 2016/2/1 14:19: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