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荟萃

当前位置 > 诚信荟萃 > 守信价贵于黄金

守信价贵于黄金

fiogf49gjkf0d

道德微讲堂

“信”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范畴,儒家更是将其与仁、义、礼、智并列,作为德性最基本的内容,并称为“五常”。从字形上分析,“信”本是会意字,从人,从言,即人言为信,这也就是说,“信”首先是对人的言论的一种限制,它要求一个人不能信口开河,言不由衷,不负责任地胡乱说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要言之有据,符合事实。其次,“信”乃是内心真诚情感的表达,它与“伪”相对。《说文》曰:“信,诚也。”《白虎通·情性》也说:“信,诚也,专一不移也。”我们现在诚信连用,传达的也正是这个意思。再次,“信”往往与约定或诺言有关,它要求我们说话算话,一诺千金,不能出尔反尔,食言爽约,所谓“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体现的正是一种对契约精神的尊重。最后,守信也是对言行一致的要求,这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言必信,行必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

值得注意的是,与仁慈、勇敢、节制、智慧等不同,守信不仅仅是一种基于个体关系之间的伦理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它更具有公共性的品格。例如,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讲求诚信不仅是对企业经营的基本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决定企业发展与生死存亡的重大伦理原则。如果一个企业不重视诚信的价值,守不住道德的底线,那么,很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在国家伦理的领域,“信”之价更是有贵于黄金,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发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至理名言,这对于当政者不啻是金科玉律。对于一个国家的执政者来说,能否取得人民的信任是关乎国家兴衰的头等大事。这是因为,所有法律、政策、方针、路线的实施,都要以民众的认可为前提,如果政府没有信誉,人民对执政者缺乏信任,就不会认真对待执政者说的话,长此以往,即便是良好的政令,由于缺少有效的认同,也无法达到善治的目的。因此,珍惜人民的信任,谨防信用流失,便成为当政者必须严肃面对的课题。

行动小贴士:

●借人钱物,要按时归还,不做“老赖”。

●养成守时的好习惯,做事不能拖拖拉拉。

●不能轻言承诺,人际交往中,要树立信用观念。

●做人要老实本分,不能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与人相处,以信义为先,不能见利忘义。

●答应他人的事要尽量做到,如做不到,要向对方讲明原因并致歉。

名人名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 ——莫里哀


(摘自《美德人生微讲堂》)

发表时间:[ 2016/1/11 9: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