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文化

当前位置 > 诚信文化 > “黑名单”制度划定飞行安全“红线”

“黑名单”制度划定飞行安全“红线”

fiogf49gjkf0d


随着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航空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民用航空已经成为国人出行的重要选择,迎来大众航空时代。来自民航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旅客运输量2.3亿人次。为保证每一架飞机的安全飞行、抵达,遵守相关规则对于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及管理人员与旅客来说至关重要。

    

近年来,民航局频频出手,进一步加强航空运输秩序管理,严惩管理人员的不负责任行为,同时,约束“任性”旅客,维护广大旅客的合法权益,确保飞行安全和空防安全。

    

民航局重拳整治航班“失信”

    

民航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开展滥用航班时刻专项整治推动民航业诚信建设的通知》强调,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对有意或反复滥用航班时刻的航空公司,民航局将采取暂停受理本航季全国机场航班时刻申请,暂停受理2个航季全国机场航班时刻申请,并列入民航业“严重失信黑名单”等惩戒措施。同时,进一步规范航空公司的航班运营,改善空中交通秩序和民航业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关于民航业“失信”问题,8月10日,民航局的官方网站第一次公布了《中国民航安全管理失信人员“黑名单”》和《民航安全管理失信单位“黑名单”》。并开展滥用航班时刻专项整治行动,对于已经明确界定为有意或反复滥用航班时刻行为的,地区管理局应当立即召回本航季的航班时刻,不得确认为下一同航季的历史航班时刻;同时也要看情节严重程度,对有意或反复滥用航班时刻的航空公司,可以做出暂停受理航班季本机场航班时刻申请的决定。

    

民航有关部门在规范旅客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自身的要求,对于民航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违法失信行为加大的惩戒力度,大力推进民航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民航有关部门大力使用信用监管的手段,告诫相关从业人员和企业飞行安全的“红线”不能碰。

    

今年5月,民航局制定出台了《中国民航安全失信行为管理办法》,对民航安全经营单位和失信管理者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违反国家和民航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按照一般失信行为、较大失信行为、严重失信行为三个等级进行惩戒。被列入中国民航安全失信“黑名单”的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由民航局各部门实施失信联合惩戒。民航局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和惩戒措施,并定期在官网公布“黑名单”。

    

8月8日,民航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发布,第二百一十一条之一规定诚信记录制度违反本法和其他民用航空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对其违法失信行为建立信用记录并公开。

  

十类不文明行为将入“黑名单”

    

今年4月8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对外发布了首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曝光一批旅客不遵守安全乘机规定、在机场闹事的行为,并将其列入“黑名单”,对其今后购买机票、出行住宿、银行贷款等日常生活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

    

堵塞、强占、冲击值机柜台、安检通道及登机口(通道)的;违反规定进入机坪、跑道和滑行道的;强行登(占)、拦截航空器的;对民航工作人员实施人身攻击或威胁实施此类攻击的;强行冲击驾驶舱、擅自打开应急舱门的;故意损坏机场、航空器内设施设备的;违反客舱安全规定,拒不执行机组人员指令的;在机场、航空器内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妨碍民航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或者煽动旅客妨碍民航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以及其他扰乱航空运输秩序、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或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民航规章应予以处罚的行为。

    

在人们感叹机场越建越大、越来越繁忙的同时,不文明“任性”旅客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在不断升高。擅自打开航班应急撤离门,在机舱内滋事……“黑名单”制度被认为是遏制危及民航安全和扰乱航空运输秩序等“空闹”行为的重要手段。去年5月,民航局印发的《加强民航法治建设若干意见》提出,健全纠纷预防机制,要依法规范航空运输安全“旅客黑名单”制度。

    

近年来,民航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旅客乘机秩序,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旨在遏制旅客乘机过程中的违规或非法行为,以确保正常的乘机秩序,提高航空安全水平。

    

去年8月,民航公安局向社会发布《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安局关于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航空运输安全的通告》,再次明确旅客应当遵守民用航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在民航局刚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14种危及民用航空安全和秩序的非法干扰行为,其中对乘机玩手机的行为最高可以罚款5万元。

    

双重约束护航诚信运行

    

“黑名单”制度在提供服务和接受服务两方的双重使用、双重约束为航空运输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一名旅客的不文明行为有可能会导致整个航班的延误,进而对同航班的其他旅客造成了时间或者经济上的损失。业内专家认为,民航“黑名单”制度实际上是对旅客权益的一种保护。而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空闹”已经走出了国门,给我国的国家形象和公民素质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与法律背景,民航“旅客黑名单”的建立和规范才突显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有专家指出,民航业的“黑名单”是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信用体系建设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旨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有效惩戒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及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失信行为。此次被列入“黑名单”的人员和单位,均为近年来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严重失信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航空运输服务研究所所长邹建军表示,行业从业人员或者企业的诚信是行业生产或者运行安全的一个重要基础。在业内,安全管理的核心是能否有效把控风险,也就是说能否发现安全隐患,除了质量管控体系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体系,就是资源报告机制,这些手段和方法首先必须建立在一个诚信文化的基础层面上。所以民航业安全管理“黑名单”的公布无疑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效应,同时也给了行业从业人员以及企业一个很大的警示。只有所有的诚信机制建设完成了,才能真正实现持续安全。


发表时间:[ 2016/9/1 9:24:29 ]